企业文化

镜观中国|“三北”相册

发布时间:2023-06-07 来源:新华社

“三北”工程地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自1978年启动,预计2050年完成。

40余年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2020年的13.84%,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取得了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治沙工人在科尔沁沙地植树造林(2023年4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山西省右玉县李达窑乡田园景色(2023年5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

在新疆尉犁县墩阔坦乡托布协区域,生态输水滋养了植被(2022年6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职工压沙作业现场(2021年拍摄)。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风光(2021年8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这是科尔沁沙漠南端和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固沙林场接壤处(2021年8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2021年8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陕西省靖边县龙洲镇云雾缭绕(2020年9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靖边县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这是位于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的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区一景(2020年9月2日摄)。

黑龙江省拜泉县上升乡耕地旁的防护林(2019年7月11日摄)。

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千松坝林场,造林队员在种植樟子松(2018年8月7日摄)。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坝上及接坝地区,是京津水源涵养功能区。

一条高速公路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库布其沙漠边缘的生态防护林带穿过(2017年7月28日摄)。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北沙窝林场,林场工人在沙漠边缘林区移植四合木(2015年7月7日摄)。

这是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城以西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胡杨林(2015年10月13日摄)。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实施“三北”工程,种植了上万亩胡杨林,并开挖渠道引水修建人工湖。

青海省甘德县的一处有机牧场(2015年9月13日摄)。

北京延庆通过绿化形成的一处湿地公园(2013年8月19日摄)。

这是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新兴乡东太村种植的杨树林(2013年8月14日摄)。“一进洮南府,每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这是过去在吉林省白城市流传甚广的顺口溜。自1978年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来,当地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昔日的瀚海披上了绿装。

相关信息